金秋九月,山海相逢。9月13日、14日来自五湖四海的3971名2025级新生怀揣赤子之心汇聚师专校园。他们以青春为笔,理想为墨,为这座百十年学府书写“强国有我”新的时代华章。

多维护航,暖“心”相伴
学校多次召开迎新工作协调会议,研究部署新生入学报到校外停车、学生家长入校、报到点报到、住宿办理等各个环节。制定详细周密的迎新工作方案,进行细致分工,细化迎新服务流程。学生处统筹安排布置校园迎新现场,积极协调电信、虎跃公司、医保、物业等部门,并在迎新现场建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组织协调各学院全程做好迎新工作。保卫处多次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实地勘察,积极联系当地交警、市场管理部门,做好校园内外场地布置安排。总务处积极协调、加班加点组织人员对公寓内部设施进行配置完善。党政办、宣传统战部、团委、招生就业指导处、计财处、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积极协调、形成联动。学校迎新宣传、各项事务办理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迎新当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建军,副校长王宏岩、纪委书记郜雅杰、副校长崔宝秋,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深入迎新一线,详细查看各学院报到点布置情况,实地了解“新生绿色通道”接待处、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等区域的工作落实情况。

在学生公寓,校领导与新生亲切交谈,欢声笑语。“家乡是哪里的?”“报到还顺利吗?”“宿舍环境如何?” 每到一间寝室,校领导都耐心倾听大家初入大学的感受,细致询问广大新生的生活需求,勉励他们坚定目标、积极向上,好好学习、苦练技能。

正值用餐时段,校领导走进食堂,食堂内人流如织,气氛温馨。校领导与来自不同地域的新生及家长进行交流。“习惯这里的口味吗?”“一顿饭大概花费多少?”“对食堂还有什么建议?”……校领导细致询问新生们的用餐感受,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并嘱咐大家“要按时吃饭、注意营养搭配”,全面细致了解同学们入校后的第一餐体验。新生及家长们对学校的细致关怀和温馨服务表示由衷感谢。



初见师专,以“心”迎新
视觉宣传创新,全覆盖布局。学校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匠心打造沉浸式迎新体验。带有欢迎标语的彩虹门和条幅、迎风飘扬的路旗和醒目富有特色鲜明的迎新宣传板让广大新生和家长感觉耳目一新;新生报到流程图、校园平面图、公寓房间分布示意图,让广大新生很快找到自己的“家”,报到过程轻松顺畅;打卡点五彩缤纷、别具一格,让广大新生及家长纷纷驻足拍照,恋恋不舍。






建设智慧平台,全方位监测。为实时记录每一位新生的报到信息,建设智能化的迎新系统——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将新生报到数据在广场设置的大屏幕上进行实时展示,学校及新生、家长可通过大屏幕即时掌握新生报到情况、学生男女比例、省份分布等信息,属于“师专人”的身份一键点亮。

情满校园,志愿同“心”
入学体验升级,让每一位新同学都能感受到师专人的热情与温馨,让初来乍到亦如归家。
学校特别为2025级新生们制作了“迎新蛋糕”,校领导还为过生日的两位新生代表献上生日蛋糕。



“同学你好,请往这边走!”“行李我来帮您拿,小心台阶!” “食堂在前面左转!”晨光熹微,近百名“锦师红”已坚守在各自岗位,分散在车站、报到点、宿舍区、校门口等各个角落,用微笑与热情,成为新生大学 “第一程”中最温暖的向导。宣传统战部的摄影老师和小记者们架起相机,他们穿梭在人群之中,用心捕捉着每一份初入校园的懵懂与期待。



学校安排多辆校内摆渡车,负责将新生、家长及行李运送至公寓楼附近的行李寄存处,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让“初来乍到”变成“如归故里”。




上百名"红马甲"昼夜值守,从车站接引到行李搬运,用脚步丈量温暖。当天学校组织志愿者在锦州站、锦州北站、锦州南站准时守候,全天待命为新生报到提供点对点保障。为迎接新生有序入校报到,学校设立了迎新引导点,配备迎新接站车,为新生提供“一站式”入学服务。

绿色通道,同“心”同行
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学校设立了"一站式"绿色通道,实现资助政策一对一解读、困难申请顺利办结,全力保障每位学子都能够清晰了解、顺利享受到相应资助。助力全体新生顺利入学、安心开启求学之路,让每位学子轻装上阵,无畏启程,奔赴专属的精彩人生。


特色矩阵,燃“新”亮点
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与育人理念,精心策划系列迎新活动,为新生打造沉浸式、个性化入学体验。以学科特色为轴心,将育人理念与前沿思维深度交融,通过场景化与学生互动,如舞狮表演、跳舞表演;创意打卡区姓名签名墙、红包签到墙等,精心构筑迎新矩阵。











2025级新生将在锦州师专这片沃土上,以青春之力探索真理,以奋斗之姿践行使命。你们将在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助力区域经济社会进步的征程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答卷。愿你们在这里,以书卷拓格局,用实践丰羽翼,让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以探索之姿叩响知识之门,以赤子之心勇立时代潮头!
2025级新同学们,属于你们的星辰大海,正待起航!